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

林安泰古厝


林安泰古厝

2010年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在圓山場區熱鬧開展。展覽期間,展場除了圓山公園、新生公園、大佳公園外,還包括有一個古厝建築群,作為花博展館之一來使用。這個古建築就是林安泰古厝,又名「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原名安泰厝,該古厝為古式傳統建築,因曾經移遷改建,未能列入古蹟,但是仍為北台灣知名且規模宏大的閩式古宅的代表作,目前為花博公園的一部分。與新生公園隔濱江街而立。

 
 

林姓是早年自大陸渡海來台先民中的大姓,北台灣有兩個很有名的古宅建築群,分別是林安泰古厝與林本源宅第,很多人把這兩個古宅建築群弄混了,其實林安泰古厝位在台北市,而林本源宅第花園則位在新北市板橋區。


 
18世紀中期,福建泉州安溪林欽明移民至現今台北市大安區,其子林志能因為於台北艋舺創建榮泰行從事船運與貨物貿易而致富。1822年,林志能於今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信義路與和平東路間興建四合院住居,取地名大安的「安」與榮泰行的「泰」為大厝名,定名為「安泰厝」。距今約200多年,是一棟建築非常精緻的二進五間起四合院古宅,

1978年,因應都市交通發展北市敦化南路拓寬,位於道路預定地上的林安泰古厝原擬拆除,後因文史學者疾呼保留、認為敦化南路應變更設計繞過古厝。贊成與反對意見兩方互相對立,當年爭執甚烈。但最後以折衷遷建定案,古厝1986年自四維路拆遷重組移至濱江公園,即今日花博公園新生公園區,並於2000年起成立「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


經過重建後,林安泰古厝面積遠比原建築少,但內部仍有近七百平方公尺。





下圖右側的白屋是當年林家子地讀書的書房。

 
目前的整個原區大至分為兩大區塊,ㄧ為故厝重建建築群,另一區為造景園林區。
 

造景園林區包括有雲牆;咾咕石院;愛波亭;飛石步道;臺灣石景;玉帶橋;瀑布假山;邀月亭;雨前樓;隨月閣 ;映月大池;醉茶居;顧渚茗山等景。
 


 
映月大池及對岸的雨前樓與隨月閣。








 
雲牆幽竹。




隨月閣。


 
湖對岸的愛波亭。

 
拱型的玉帶橋。
 


 
雨前樓屋斗拱屋簷下的走廊。


 
昔日迎親用的的婚轎。





 
雲山上的邀月亭




 
仿山水潑墨國畫的雲山。




 
自邀月亭高處下望庭園。










 
古厝重建建築群的外觀。整個古厝結構呈長方型,內部房舍有
    正廳;門廳;大房;二房;三房;四房 東廂房(第一間); 東廂房(第二間);西廂房(第一間);西廂房(第二間);中庭;左耳房;右耳房;迴廊;迴廊;祭具室;龍池;虎池;日井;月井;左外護龍;右外護龍;書房;屋外則有水井二,分別為龍井;虎井。


 
古厝正面門廳入口



 
 目前故厝重建建築群屋內擺設的家具全是仿古家具,牆內則以鋼筋混凝土補強,木材上塗有防蟻劑防止白蟻蛀蝕。而古厝的磚瓦石材木材多來自中國福建,包括地面敷設防滑且防苔的紅普石,建築樣式尾脊,神龕、門廳、窗櫺等,依舊顯現閩式傳統特色。
 廚房灶間擺設




 




 
裡間房裡有古早的眠床與衣櫃
 










 
民國895月由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規劃為「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對外開放參觀,民國98年配合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活動成為展館並擴建庭園,民國100年繼續以「林安泰古厝民俗文物館」開放民眾參觀。由於古厝外貌呈現目前已少見的閩南建築形式,古厝雖未列入古蹟之列,但亦有可觀之處。且兼具養心、賞玩、遊憩、文化、教育等功能,是百姓市民朋友日常生活可隨時親近的後花園,值得大家前往一探。
                                  
                                 2015.0701

交通方式

·                            圓山捷運站:請搭捷運淡水線至圓山站轉搭紅50至新生公園站, 或直接步行往東穿越中山美術館公園新生公園過濱江街至古厝。

·                            林安泰古厝:市民小巴9、紅34(假日行駛)

·                            新生公園:285298676、紅50

·                            新生公園(林安泰):222286副、74527642643

·                            新生公園(林安泰古厝):72

·                            開放時間:
每星期二至星期日 上午9時至下午5時 (星期一及民俗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休館)
以上本文文字內容及園區分布圖參考自官方網站及維基百科資料。像片均為本人親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