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退休後我成為經常去台北植物園觀樹賞鳥的閒人,台北植物園本身有好幾個出入口,而離捷運站最近的入口就是博愛門,只要搭乘台北捷運綠線在小南門站下車,由 3號出口上至地面,往前走幾步路,遇博愛路右左轉到底,就是台北植物園的博愛門。




在踏入博愛門前,左手邊有一條巷弄,巷口有一塊不怎麼起眼的牌子,標示著「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雖然知道這裡是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已有一段時間,但因去植物園時段常逢紀念館未開放,致每每過門而不得入,前不久終於在經過時看到大門開放,於是把握機會入內探訪。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地址是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610號。




「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孫運璿先生擔任行政院長時的宅邸,運璿先生於1980年遷入,至2006年辭世,在此共居住26年之久。運璿先生任行政院長期間,國家諸多重要決策及施政方針皆在此構思。運璿先生去世之後,因感念其對台灣之貢獻,2006年經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蹟,並委託孫運璿學術基金會進行研究、規劃與管理,期讓古蹟充分再利用。




孫院長已去世多年,對現今年輕人而言,屬於上一代人物,對他的事蹟也感覺陌生。在大陸淪陷政府遷台後,他當年在台電任職期間面對台灣電力中斷,百業蕭條,以其科技專業工程師出身,終其一生腳踏實地苦幹實幹,為台灣人民奉獻心力,屢經蔣經國提拔,歷任交通部長、經濟部長乃至行政院長,在位期間帶領台灣上下一心脫胎換骨,經濟起飛,台灣當時蓬勃發展,民生樂利,在國際舞台上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居功甚偉。故一直深獲四五六年級生的衷心愛戴。證諸當今政壇藍綠互鬥,檯面上的政客們僅靠一張嘴天花亂墬,相互批評謾罵,欺世盜名,鼓動百姓不斷製造社會矛盾,從中牟取個人或政黨利益。幾十年的蹉跎歲月就讓台灣沉淪至此,殊可嘆也!


孫運璿紀念館佔地約800坪,原為一日式建築,係由台灣銀行所管理,因房舍老舊敗壞,經過整修並加蓋一側的洋式建築,轉為行政院長官邸。孫院長去世後2006年轉為紀念館。


目前此一150坪的西式與日式古蹟建物,一樓分別展示台灣經濟發展之風華與歲月,以及運璿先生個人生活之點滴。二樓則規劃為特展空間,則以科技、人文為主要方向。新建完成的服務空間,可休憩也可舉辦活動,演繹科技與藝術、人文、生活的結合。





孫運璿先生生於民國2年,本籍山東蓬萊縣。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光復後,派任至台灣從事電力接收與恢復之工作,於五個月內,搶修恢復百分之八十的電力,粉碎日本技師「三個月後台灣將一片黑暗」之斷言。在台電服務近二十年間,建立良好制度,讓農村供電普及率達99%,並完成台灣電力系統整體供電網。

 

 





孫運璿先生接任交通部長時,正值政府推動十大建設,其中南北高速公路、中正國際機場、北迴鐵路、鐵路電氣化、台中港及蘇澳港等各項工程,皆於運璿先生任後十年間陸續興建完成,影響效益深遠。
民國58年改任經濟部長,正是台灣處境最艱難的時刻,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第一次石油危機等陸續發生,運璿先生果斷因應,維持經濟穩定成長,使台灣經濟順利轉型。並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研製積體電路,為台灣現今電子科技發展奠定基礎。


民國67年出任行政院長,內外考驗依然嚴峻,包括中美斷交、二次石油危機,運璿先生協助蔣經國總統指導我方與美方談判,促成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同時戮力推動國家建設,使國民所得不斷提升,帶領國家邁向均富、安和的社會。

 



 
孫院長一生的重要事蹟
 








 
孫院長的家人與珍貴居家生活點滴記錄。
 























 













1984224日,時任行政院長孫運璿積勞成疾,罹患腦溢血而一度病危,因身體恢復狀況不理想而辭職。經過漫長的恢復,孫運璿中風後只能以輪椅代步。喪失了部份語言和行動能力,淡出政治圈,卻仍然受到臺灣人民的景仰。民國95215日凌晨逝世,享壽93歲。




 








 
環抱著建物的庭園中,有運璿先生最愛的錦鯉魚池,也有孫夫人親手栽種的桂花,還有列入保護的高齡老樹,環境清幽,與西側植物園遙相呼應。

































                                                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