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北京﹝2﹞─紫禁城 正陽門 天壇
每一個國際城市都有所謂的觀光客必遊景點,而到了北京,有一個景點絕對是觀光客必到,如果沒去,真可以說是白來了,這就是「紫禁城」。北京紫禁城是舊稱,現在大陸叫它「故宮博物院」﹝與台北的故宮博物院同名鬧雙包;一是以世界最大宮殿建築群聞名,一是以中國歷代珍稀藝術文物收藏聞名﹞,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從1420年落成到1911年清帝遜位的約500年間,明、清兩代共有24帝在故宮生活過。佔地面積廣達72萬平方米,宮殿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是在明成祖朱棣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營建,歷經15年才告落成。北京故宮是中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1987年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2年全年客流量突破1500萬人次。平均每日有十幾萬國內、外遊客湧入,盛況可見一般。
要訪故宮,首先就得前往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廣場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廣場之一。天安門廣場因位於明清故宮皇城的南門「天安門」外而得名。廣場北端設有國旗桿,每天都會隨日出、日落進行升、降旗儀式。我們抵達北京後已是下午,乘車往北京住宿地點途中,可巧經過天安門時正逢降旗儀式,只是天色昏暗,又值車輛行進間,故拍的照片模糊不清。就不秀了!
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民」之意。廣場上有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大型建築。天安門廣場於1989年曾發生震驚世界的6/4天安門事件。官方公布的數據是:241人死亡(包括士兵),7000多人受傷。由於官方可能隱瞞真相,至今無法確定真實死傷數字。
這是人民英雄紀念碑。
這是人民大會堂。
這是毛主席紀念堂。
天安門原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是皇城城門的正門。天順元年(1457年),牌樓毀於雷火,八年後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城樓。崇禎十七年(1644年),流寇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刺殺妻女後出神武門於後方景山自縊殉國,李自成僅逗留40日便被迫撤出,撤退前草草登極,當晚「焚毀宮殿及九門城樓」,承天門再次被毀。至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成「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民」之意。
抽空在天安門前留影,身後全是等待進入故宮的遊客。
紫禁城如今被視為世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城牆高12米,底厚10米,頂厚6米至7米,由四周52米寬的護城河保護。
紫禁城到底有多大呢?整個宮殿建築群的設計規劃又如何?請看下圖維基共享資源提供的「紫禁城平面圖」。
北京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面積約為725000平方米。城牆高12米,底厚10米,頂厚6米至7米,四周由52米寬的護城河保護。有四門:正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邊為玄武門(神武門)。城牆四角建有角樓。現玄武門為故宮博物院正門,但大多數觀光客係由天安門進入,遊畢紫禁城後最後出神武門。
這是要進入紫禁城通過的第一道門-天安門。
接著要通過與天安門同樣形制的第二道門-端門。
「紫禁城」的名字來自中國古代星像學家所稱「紫微星垣」。紫微星垣居於正中,據傳皇天上帝的居所(紫宮)就在紫微星垣中,人間皇帝自稱「天子」便仿皇天上帝居所的名字用其「紫」字為紫禁城。故宮是以黃瓦、紅牆、金飾、白石構成的建築群。其中黃色琉璃瓦是天子的象徵。
現在的午門係清順治年間重建的。樓閣巍峨,平面呈倒「凹」字型,由門外觀之十分壯觀。上部正中為門樓一座,面闊9間,進深5間。兩側有重檐攢尖頂的方亭。下部為敦台,正中開三門,兩側各有一掖門。中門為皇帝出入專用,但在清代,新科狀元、榜眼、探花在發榜之日可以從該門進出一次。此外,皇帝結婚時,皇后可以乘轎從中門進入,其他文武官員從左門進出,宗室王公從右門進出。﹝紫禁城正面並不是只有畫面這樣寬喔!大家可回頭看平面圖就知道了!﹞
這種兩邊建有城樓的門能掌握在制高點,有利於防守。
通過厚實的城牆,這是已進入午門後在城內往入口處回眸一瞥。
入午門後眼前就是一個一般照相機無法拍到全貌,讓人歎為觀止的宏大廣場,需先過彎曲的金水橋繼續接近宏偉的太和門。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3間。明初稱「奉天門」,後稱「皇極門」,清朝時稱「太和門」,全高23.8米。現存的太和門是光緒年間重建的。明朝規定,文武官員每天拂曉在奉天門早朝,皇帝也親自到此處接受朝拜和處理政務,叫做「御門聽政」。
這是金水橋,左右共有五橋並列。
過了太和門,又是一個廣場,前方出現一幢被鷹架包圍的超大建築物,這就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殿-太和殿。可惜我們探訪時節正逢太和殿為迎接北京奧運而大翻修,周圍全被鷹架包圍,無法入內親炙莊嚴的大殿。
這裡只好找一張維基共享資源裡的圖像代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太和」二字是說宇宙間一切關係都得到協調的意思。建在有漢白玉圍欄的三層高大露台上,為「前三殿」之第一殿,殿高35米,面積2381平方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座木結構宮殿。面闊11間,進深5間,為中國古代殿宇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頂。
在白玉露台上建有三大殿。自前至後分別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合稱三大殿,連同東側文華殿、西側武英殿稱為「外朝」。太和殿是舉行新皇帝登基、頒布重要詔書、公布新進士名單、派大將出征以及每年元旦節、冬至節、皇帝生日等重大儀式的地方。中和殿內設寶座,皇帝參加大典前先在此休息,或由近臣演習禮儀。保和殿為宴請外藩王公大臣的場所。
這是中和殿與太和殿。
一旁側殿。
各殿前地面均擺設有大缸,為昔日儲水備救火之用。
走過一門又一門,眼前一殿又一殿,紫禁城之大讓人摸不清身在何處。只好跟著導遊旗,亦步亦趨。
離開外朝三大殿,轉入側面狹長的通道。下面這2個場景有點熟悉,好像在奧斯卡金像獎電影「末代皇帝」裡曾出現過。
養心門內養心殿為清皇帝起居場所。紫禁城這麼大,但皇帝真正睡覺的地方也只是這麼一點點。
儲秀宮是昔日嬪妃的居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居住過。
在出神武門前會經過紫禁城內唯一的一個皇家花園-御花園。此園建於明代,面積約一萬餘平方米,布局緊湊,小巧玲瓏,古色古香,景緻極為幽雅。紫禁城內為防火,各大殿間幾乎不見樹木,唯有此一區域花木繁茂,間有奇石點綴其間。這裡又見龍爪槐。
從天安門近來,走了一個下午,腿都快要走斷了,總算走出了神武門。
由於北京城建城是經過詳盡的規劃與設計而建造,故整個城區各方位都建有完備的雄偉城門與防衛用的箭樓、鼓樓,歷經多次戰亂與火災,僅有一部份保存下來,倍覺珍貴。紫禁城的南端,由天安門再往南有一正陽門。位於北京內城南垣正中。明永樂十七年修築,原沿用元大都城南面正中城門之名——麗正門,正統時改為現名。正陽門城樓位於高13.2米的城台上,樓高兩層、27.76米,面闊七間(41米),進深三間(21米),為重檐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剪邊。城台正中闢有券門與千斤閘。正陽門南並設有箭樓,俗稱「前門」,亦寬七間。
箭樓的背面-北面。
箭樓之南面、東西面均有射箭口。
這是天壇祈年殿。建築工藝水準極高。
祈年殿的內部結構比較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殿內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數目排列切合天象:中央4根龍柱高19.2米、直徑1.2米,象徵四季,中圈12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外層12根巨柱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中層和外層相加象徵二十四節氣,三層柱總共28根象徵二十八宿。
接著通過此門往黃穹宇前進。
圜丘壇是皇帝舉行祭天大禮的地方,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壇平面呈圓形,共分三層,皆設漢白玉欄板。壇面原來使用藍琉璃磚,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建後,改用堅硬耐久的艾葉青石鋪設。每層的欄杆頭上都刻有雲龍紋,在每一欄杆下又向外伸出一石螭頭,用於壇面排水。頂層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做太陽石或者天心石,站在其上呼喊或敲擊,聲波會被近旁的欄板反射,形成顯著的回音。
圜丘壇再往北是皇穹宇,祭天時使用的祭祀神牌都存放在這裡。它始建於嘉靖九年(1530年),初名泰神殿,十七年(1538年)起改稱皇穹宇。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修後為鎏金寶頂單檐攢尖頂建築,用藍色琉璃瓦鋪設屋頂,象徵青天。
2013.08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