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北京﹝1﹞-北京市街與頤和園
2007年四月我和好友阿諾兄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展開北京之旅。在此之前雖然政府早已開放國人前往大陸探親及觀光,但對於軍職及公務人員仍然採用較嚴苛的標準,需先個別呈報旅行計畫由機關核准,自2007年以後,總算是開放職務無涉機密的基層公務人員前往旅遊,雖仍需報備但一般都是存檔備查,不會刁難。我們算是頒布新規定後最早前往大陸的一批遊客。當年還沒有直飛大陸航班,要往北京的飛機都得在香港機場轉機。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山川之勝及各旅遊景點之文化內涵是世界重要的自然與文化遺產,改革開放後前往旅遊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北京為近代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首都,值得珍惜的文化史蹟太多了,要想親炙中國5000年的歷史與文化,北京值得親自來看看。2007年北京新首都機場尚未完工,我們是在舊機場航廈下機。
北京市街初印象
進市區後就像世界所有的大都市一樣,道路兩邊高樓林立,下面這幢建物好像是中國外交部。
北京因幅員大,故有好幾個車站,這是北京西站,離我們住的飯店很近。
北京電視塔。
正好拍到大陸新的高速火車,大陸每年的春運被稱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人口移動事件。主要得靠火車負擔重責大任。
北京的公車,好長啊!有些是二節車廂,轉彎怎麼轉啊?大概只能行走大路路線吧。
北京市計程車,各公司顏色不同。
2007年北京的馬路就塞成這樣,難以動彈。大陸都市發展快速一年一個樣,如今想必雪上加霜。
到達北京的當晚先去吃了一頓餃子宴,就是用各式各樣的餡包的餃子,有葷有素,口味各異,其實也只是噱頭而已。接著去逛觀光夜市,賣的東西以北京著名小吃為主。不過逛的人比買的人多,因為觀光客對自己不熟的食物不見得都敢嘗試。
購物商圈街頭還有商店女店員青春洋溢大跳Disco 招攬生意,十足資本主義的花樣。
頤和園
第二天旅遊行程第一個景點是大名鼎鼎,老佛爺慈禧太后的花園-頤和園。頤和園歷經蒼桑,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以下部分文字資料參考引用維基百科,部分影像則是阿諾兄相機所拍。
四月裡冬末初春時節,清晨溫度還只有4、5度,樹梢花朵與新葉並存。
這個奇怪的樹種稱龍爪槐,樹型不大但樹枝彎曲活像龍爪一般,名字取的貼切。
頤和園現址自元朝起就是由數個水泊構成的皇家儲水庫,清朝擴建為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以杭州西湖為藍本,同時廣泛仿建江南園林及山水名勝,如鳳凰墩仿太湖、景明樓仿岳陽樓、望蟾閣仿黃鶴樓、後溪湖買賣街仿蘇州水街、西所買賣街仿揚州廿四橋等等。頤和園占地極廣,規模宏大,觀光客時間有限,只能在小範圍裡走走拍照,遠的地方只能以長鏡頭捕捉,聊勝於無!
遠方煙波深處是十七孔橋,遙望意境甚美,可惜沒時間去走一趟。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八角形三層樓閣,高約40米,上覆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當年每逢朔望,慈禧太后會在此燒香禮佛。
大陸很多景點都有老者以地為紙,沾清水寫寫詩詞,書法功力深厚。
園區內的長迴廊,樑柱間繪有中國民間故事及吉祥圖案一萬多幅。想像一下,不過是一百年多前,在這裡行走的可都是身著清裝的深宮嬪妃宮女們,讓人喟嘆時空變遷竟如此巨大。
中國人多 各景點走到哪裡都是人山人海。
這是老佛爺平日起居所在之樂壽堂,堂前立有鹿、鶴等吉祥銅像。
湖畔馬路兩側遍植垂柳,春天時節透著新綠,如薄紗般隨風搖曳,景緻迷人。
行程中有一節目-搭三輪車遊胡同,胡同就是隱於北京大街內的曲折小巷,如同古都老街一般自有一番風情。北京胡同自元朝始,數量上千,看上去雖是灰牆灰瓦,但各有各的歷史故事與特色,近年經北京市劃分出二十條具歷史意義的文化保護胡同,但一般遊客多半也只是走馬看花。
本來導遊說小費每人給人民幣5元,阿諾兄路上跟車伕同志聊天,問他們現在生活怎麼樣,結果他打蛇隨棍上,說「這幾年經濟發展快,老百姓手邊都有錢了,出手也越來越大方,小費一給就是十塊二十塊,所以現在日子算過得還不錯啦!」話都這麼說了,咱們台灣來的同胞輸人不輸陣,您說5塊小費還給得下去嗎?面子要緊,乖乖一人掏十塊錢奉上。厲害厲害!
2013.081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