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日本關西行﹝4﹞-寺廟、神社與博物館
以前常有人形容觀光客的行程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一路看廟」,念起來還押韻咧!雖屬玩笑話但也有幾分傳神。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觀察一下民間的宗教信仰是一個方法。這次到大阪神戶與奈良,除了去奈良東大寺看大佛外,還另外遊覽了幾個當地有名的神社、佛寺與博物館等文化據點,今天就簡單描述一下。
在大阪難波地區的鬧市裡,離「一蘭拉麵」不遠處有一座規模不大但頗有名氣的廟宇,這座廟因一座外型奇特的神像而出名,就是法善寺不動明王像。
不動明王亦稱不動使者或不動尊,佛教密宗五大明王主尊、八大明王首座。在鎮守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的五大明王中,為鎮守中央方位的明王,也是著名的護法神。
如果沒記錯,10年前來神戶時曾在這家店吃過螃蟹餐
也很有名的金龍拉麵
大阪鬧區街道熙熙攘攘,購物人潮洶湧。
在路上先看到一條幽靜小路-法善寺橫丁,順著巷道走進去,顯然離離目標不遠了。
這就是法善寺,建築規模並不大。
眼前有一座全身覆滿青苔的佛像,這就是有名的青苔不動明王像,後方有一輪火焰護持。
細細觀之,佛像僅餘其形,面目在層層青苔的遮蔽下早已無法分辨。
看著來此頂禮膜拜在地信徒的動作,依序手持木杓舀水澆灌,排隊的外來觀光客也紛紛依樣畫葫蘆。
不動明王名稱中的「不動」,是指慈悲心不變,無物可以改變撼動,「明」則乃智慧的光芒。不動明王被視為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的忿怒化身。在諸明王之中不動明王也是最高尊者。不動明王在漢傳佛教或藏傳佛教都有相當高的聲譽,藏傳佛教裡不動明王與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同為供奉的三尊主要佛像之一。在日本佛教,東密的信徒多半信奉不動明王,高野山是其道場。
日本人認為不動明王能避免火災,鎮守溫泉,臺灣經歷過日治時期,在花蓮縣太魯閣寧安橋下以及吉安鄉慶修院、干城村西寧寺和壽豐鄉豐田村碧蓮寺四地有奉祀明王尊像,數年前去太魯閣遊覽時曾經看到過。
神社是日本神道的特殊信仰,在各地都有數不清的神社。神戶市區裡有一個古老的生田神社,位在日本兵庫縣神戶市中央區山。主祭神為稚日女尊 。建造年份在201年。現在的神戶市中央區一帶是昔日生田神社的社領,古代稱守衛“生田之神”的家寓為“Kanbei”,可以說是地名「神戶」的語源。
生田神社是一個擁有1800年以上歷史的古神社。日文「生田」的意思乃活的稻田,它富有該地方充滿生命力,生機勃勃的含義。近幾年很多名人、藝術家常前來參拜,日星藤原紀香也在此舉行日式婚禮。由於它地處神戶市的中心地帶,所以到此造訪的日本遊客及觀光客甚眾,一年四季,絡繹不絕。
整排的朱紅色鳥居通道。
日本的寺廟常出現狐狸像
神社幅員內也有小徑與小花園
神戶博物館造型和台北的台灣博物館有點像,正門口有著希臘列柱。
博物館有時會舉辦特展,特展須另行購票,票價較貴。如果你只想看看有關神戶市的歷史常設展,在門廳售票口處要問清楚,免得花冤枉錢。
遠古時鐵器尚未發明,早年禮儀所需器物乃至戰爭兵器多用青銅鑄造。
神戶市內陸續發現的古物遺址。
古代日本處處以中國為師,經由海路或借道朝鮮互通,文化交流頻繁。
在二樓迴廊俯瞰博物館大廳
昔日的單筒望遠鏡如今已是骨董
這是明治維新前後神戶外國人舊居地的市容模型。
當年外國人居家環境
各式燈具是時髦的象徵
日本拋開了鎖國政策後開始接觸西方文明,民間活動也流行起西方的服飾家具。
當時燒製的青花瓷器,圖案反映出當時轉變中的文明與流行的活動。
如果你在遊覽神戶時,除了跑一般的觀光熱點外,如還有時間,想多認識一些神戶的歷史與文化面,抽空走一趟神戶博物館,個人覺得是最好的選擇。
2017.0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