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9日 星期四

鶯歌﹝1﹞-鶯歌陶瓷博物館


鶯歌﹝1-鶯歌陶瓷博物館

鶯歌區位於新北市西端,東與樹林區相接,西與桃園市毗鄰,台鐵北部縱貫鐵路自台北發車後,依序經過萬華、板橋、樹林、山佳、鶯歌。鶯歌站夾在山佳與桃園中間。

鶯歌的得名來自鐵道北面山脈斜坡有一顆遠觀如鸚哥的巨石,被稱為「鸚哥石」,此地因此自古被稱為「鶯哥」、「鶯歌」。民間相傳此奇石常吐霧食人,當鄭成功領軍經過此地時,曾被瘴氣所阻擾,士兵被食,於是發砲打巨石,使其瘴氣散,而得以進軍,此為鶯歌人家喻戶曉的傳說,而鶯歌地名也由山上奇石而來。清代的《淡水廳志》亦載有類似的傳說,實際上當然是牽強附會,正史上鄭成功從未經過此地。以前常坐火車往返台北-台中,列車經過鶯歌時,不免都要往窗外眺望一下山坡上的鶯哥巨石,感覺好像很神祕呢!在早年觀光資源貧乏的時代,台北近郊的小學遠足還常以鶯歌為目的地咧!

鶯歌區最著名的特產即是陶瓷工藝。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相傳清朝嘉慶年間吳岸、吳糖、吳曾等人來此,發現鄰近的尖山地區盛產黏土,遂於此設窯製陶。清代與日本統治時代當地居民所從事的行業以農業為主、陶瓷業為輔。約兩百餘年前的鶯歌就已吸引擅陶瓷工藝高手聚集,是全台灣最大的陶瓷品生產輸出地。到了光復後,陶瓷業漸能與農業分庭抗禮;近一、二十年間陶瓷業、觀光業已取代農業成為當地標誌,以盛產各類陶器及陶瓷博物館、陶瓷老街著名。

如今鶯歌因陶瓷藝品享有「台灣的景德鎮」之美名。現今鎮內的陶瓷相關產業工廠及店家已超過千餘家、大小商店近兩千餘家,所生產的產品包括有建築用的琉璃瓦、地壁磚、衛浴設備等,亦有藝術花瓶、仿古花瓶,茶壺、及工業用的精密陶瓷等。民國 89 年鶯歌陶瓷博物館的落成,配合著陶瓷老街的規劃,每逢假日到鶯歌鎮上參訪的遊客尤為眾多。
 
 

 
 
鶯歌陶瓷博物館是自民國 77 年倡議興建,民國 89 11 26 日正式開館啟用,歷時 12 年,是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致力於展現臺灣陶瓷文化,提升鶯歌陶瓷產業及地方形象,推展現代陶藝創作,促進國際交流;更積極參與臺灣陶瓷文化之調查、收藏、保存與維護工作,提供研究、典藏、展示及教育推廣。
 

在民國99年前民眾參觀陶瓷博物館是要收費的,阿伯第一次去參觀時就曾在大門外票亭買過門票。
隨著新北市於民國99年升格為直轄市後,博物館亦更名為「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同年起開放免費入館後,更積極提升觀眾服務,如延長服務時間、提供太陽能手機充電、設立漂書中繼站等,各項設施更趨完善,在102年達到124萬參觀人次的歷史新高。


要往鶯歌陶瓷博物館,最方便的交通方式就是搭乘台鐵區間列車,在鶯歌站下車,依循站裡指示牌往文化路鶯歌陶瓷博物館方向走,出站後步行約10分鐘就可抵達。





 
路邊一幢蔓草叢生的廢棄老屋。
 



 




 
陶瓷博物館的主建築建築形式是以清水模、鋼骨架、透明玻璃等元素組成。由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負責人為簡學義建築師,一個傑出的建築物設計都是將建築與哲學結合,彰顯出人文與自然的關係。以往我去博物館參觀時還經常碰到大專院校或社區大學建築相關科系老師帶著學生們前來觀摩學習此一獨特的建築風格。



 
走道下方有一水池,宛如城堡的護城河,池內妝點著藝術家設計的藝術作品。
 



 
進入大門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挑高大廳,右手邊為陽光展覽室,是館內光線最明亮的展區。















 
走出後門,由後方回頭看博物館主建物。
 



 
大門左方有自營文化商店,販售與陶瓷有關的文創紀念品。


左前方有導覽服務櫃台,參觀者由左方燒窯通道進入展區空間。空間規劃一樓及二樓的展覽空間規劃為常設展區。三樓為特展區。



 
牆上播放著描繪鶯歌舊時生活的動畫。



一旁的儲物寄放櫃也散發著陶瓷之都的特色。



樓下展廳以「臺灣傳統製陶技術」為主題,並以土、形、飾、釉、火、陶為六大單元,透過實物、圖文、影片與互動元件,讓觀眾清楚瞭解製陶過程的重要步驟。
 
 


 

人類發現「黏土」可塑性極高,於是隨生活的需要,發展出製陶技術。採土後還必須藉由「練土」調節溼度與黏性,並使黏土的質地均勻,作出實用的陶器。

臺灣早期陶瓷成形技術以手拉坯、手擠坯等手塑成形法為主;到日治後期,才有較現代技術的引進,並開始結合機械和模具。

陶器的裝飾技術很多,包括用壓印、鑲嵌、貼花等方式雕飾土坯,以及化妝、上釉等,同一器物往往综合應用多種裝飾技法。

釉是由玻璃形成劑、熔劑和安定劑組成。釉的發現對陶瓷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為質樸的陶瓷著上亮麗的外表,加上易清洗、抗酸鹼等特性,也使陶瓷器皿更符合生活實用的需求。

經過前面每一步驟,到最後階段所有待成品必須進入窯爐用高溫燒製,作品才能現身問世。早期臺灣陶業使用的窯爐有包子窯、蛇窯、四角窯和登窯。窯爐,既有各自的歷史、造形,也創造出不同品質和特色的陶瓷。




 
各種燒陶窯的結構與外觀
 
 
 
 
 
 
 

二樓為常設展廳



 

201展室
回看所來處-臺灣陶瓷發展


臺灣陶瓷的發展從史前、原住民、漢人陶瓷再到現代陶藝,展現了悠久而多元的文化脈絡與內涵,其中漢人陶瓷是臺灣陶瓷發展的主軸,此展廳即以漢人陶瓷三百多年來的發展為介紹重點。
「技術的傳播」
進入201室,整面橫躺的臺灣地圖映入眼簾,讓觀眾可以全面地認識臺灣陶瓷的發展歷程。

 
北部地區名窯


中部地區名窯


南部地區名窯

 
「臺灣陶瓷簡史」
本單元以荷明清時期、日治時期、光復初期、1980年代後等不同階段,透過圖文解說與實物展示,將製作技術、陶瓷生活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傳遞給下一代。


「信仰與陶瓷」
 此單元展示了各種陶塑神像,包括觀音、媽祖、關公、土地公等,他們除了是信仰中心,更是民間精彩的雕塑作品。

 
 
 
 
 
 
「生活與陶瓷」
 本單元將臺灣傳統廚房的實景復原,因為傳統民生陶瓷是以廚房用具為主,不但讓觀眾回味古早年代的生活,也顯示出陶瓷和生活文化的密切關係。


「建築與陶瓷」
從最基本的磚瓦,到繁複的裝飾構件,與建築有關的陶瓷製品真是五花八門、琳瑯滿目。觀眾可以藉由豐富的展品,感受陶瓷和居住文化的密切關係。 

 
 
 
202展室
硘仔鎮-鶯歌陶瓷發展


展場透過細膩的生態展示,串連起鶯歌城鄉發展中的重要事件、促進陶瓷發展的重大設施與人物,以及各種陶瓷展品,呈現出鶯歌陶瓷發展的多元面貌。

「回首鶯歌兩百年」
鶯歌陶瓷的發展至今約有兩百餘年。鶯歌陶瓷製作由初始的農村副業性質,發展至日治時期成為臺灣窯業生產中心之一,並在光復後一躍成為臺灣陶瓷重鎮。

 「現代窯入主鶯歌」
早期臺灣陶瓷業所使用的窯爐,都是直接或間接從大陸傳過來,屬於傳統窯爐的範疇。日治時期,日本人將四角窯引進北投、鶯歌等地,使得臺灣陶瓷從此走入現代化的階段。接著,瓦斯梭子窯、隧道窯、電窯、快速滾軸窯相繼出現,帶動了鶯歌地區窯業的蓬勃發展。

 
 
 
 
 

「他們締造了鶯歌陶瓷史」

 本單元介紹鶯歌陶瓷業發展上的重要人物。鶯歌俗諺說:「三日好天就演戲,三日下雨就借米」,意指天氣晴朗時,坯體陰乾快,燒了好賣錢,如果下雨,坯體不乾無法入窯燒製,就沒有收入買米了。一語道盡早年陶瓷業看天吃飯的辛酸。螢幕上昔日的燒陶人正娓娓道出當年艱苦又值得回味的生活。。

 
 
 
 
 

「鐵道綿長‧陶瓷久遠」
鐵路曾經在鶯歌運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早期三峽出產的煤以鶯歌為集散地。煤礦是燒窯的重要燃料之一;陶瓷製品的運銷也仰賴鐵路的運輸。三者糾葛的關係,組構了鶯歌懷舊的情懷。

 
「鶯歌—臺灣陶瓷六大類聚集地」

在清代和日治時期,鶯歌陶瓷並不突出,一直到光復後,陶瓷種類增多,品質也提高了,呈現多元化、全方位的發展,才樹立了其重要性與獨特風格。 

 
 
 
203展室
穿越時空之旅-史前陶/原住民陶/現代陶藝,結合考古現場與文化層的展示。  

 
 「臺灣史前、原住民與當代陶瓷的X檔案櫃」
同時展現臺灣史前、原住民與當代陶瓷三個時域的文化特色。

 
 
 
 
 
 
 
 
 
 
 
 
 
 
 
 
 
 
「臺灣現代陶藝」
本單元透過影像方式,介紹「臺灣現代陶藝」的發展歷程與作品風格,並以速寫多位陶藝家人像的大型輸出,讚頌人類創造文化的精神。

未來預言-工業與精密陶瓷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日用陶瓷、建築陶瓷等外,事實上陶瓷還化身為周遭工業科技用品的材料與元件,隱藏在如機車汽缸、假牙、電腦、電話、行動電話等之中。

三樓以上為特展區,最近一次阿伯再訪博物館是上週,時正逢換展期間,我就秀幾張以前參觀時展覽內容的影像好了,總是聊勝於無。

 
 
 
 
 
 
 
 
 
 
博物館內地下層有一家怡客咖啡,夏日炎炎,如果不想在外面用餐,這裡也有簡餐供應,空間還蠻寬敞的。
 
 
 
 

主建築後方的園區內還有販售文創商品的商店以及以表現陶瓷多元風貌的陶瓷公園,主題緊扣「陶與土」、「陶與火」、「陶與水」、「陶與光」、「陶與風」、「陶與綠」、「陶與人」等,來陶瓷博物館參觀民眾可以順道一遊。
 













 
有時會在這裡舉辦一些民俗活動,我也順便秀幾張前一兩年拍的熱鬧活動影像,包括每年春天都會舉辦的醃脆梅活動。
 
 








鶯歌既然是陶瓷之都,除了陶瓷博物館外,也有陶瓷老街等觀光熱點,因本篇篇幅已長,以後有機會再另文介紹好了。


                                               2015.0319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