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甕藏春之梅活動─教你醃脆梅
四月春天是台灣青梅的產季,每年此時,位於鶯歌的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都會配合鶯歌傳統陶瓷工藝的特色,特別設計出一種獨特的陶瓷罐,在戶外舉辦學習製作醃脆梅的活動,讓有興趣的朋友自己親自動手,利用中部南投一帶出產的青梅製作出清新可口的脆梅,帶回家給家人品嚐。今年的活動名稱為:
2012年甕藏春之梅活動—陶來我家作客
活動的日期是2012年3月23日 (五)至4月29日 (日),每星期三、四、五、六、日,共計28活動日(含非假日15日、假日13日)。
每天舉辦四場,第1場:09:40~10:50 第2場:11:20~12:30第3場:14:00~15:10 第4場:15:40~16:50。每場可容納72名朋友參與。費用含材料及陶磁罐350元/人。
每天舉辦四場,第1場:09:40~10:50 第2場:11:20~12:30第3場:14:00~15:10 第4場:15:40~16:50。每場可容納72名朋友參與。費用含材料及陶磁罐350元/人。
今年活動特聘陶藝名家李金生 老師設計「一代青梅」梅甕,將陶器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大家「梅情話意」、「梅開眼笑」,享受醃梅之樂!
這就是鶯歌陶磁博物館的正門。
大門旁邊有正在展出的內容海報說明。
本次活動場地是在陶瓷博物館後方廣場舉辦,下圖是由活動會場回頭望向博物館。此館建築頗具特色。常成為學建築的學生等參觀觀摹之對象。至於它內部展覽之內容,日後有機會再專文介紹。
醃脆梅活動體驗課程開始,講師的外型很有福氣的樣子。
這是主辦單位提供的主要材料-新鮮青梅1公斤 ﹝1000公克﹞。此外需用到粗鹽100公克﹝市場可購得﹞,糖600公克。
新鮮的青梅色澤模樣誘人。
每人發大籮筐一個,各人把青梅倒在大盤中,青梅不需清洗。
加入粗鹽100公克。
首先利用手勁滾動搓揉青梅約10分鐘,至青梅表面潤濕略呈半透明狀即可。
接下來將揉好青梅逐個敲裂一口,不要死命敲的稀爛,會影響外觀及口感。
把今年活動設計的青梅罐準備好。
每顆青梅都敲過後即可開始裝罐,
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在一旁協助鑑定成品是否達到標準。
本場次預約滿額,大家忙的不亦樂乎!參加者女生比較多。
裝罐後記得將大盤中剩餘粗鹽全部倒入罐中。
上蓋、穿繩,活動會場之應有步驟已全部完成,剩下的事兒回家後再處理。
第一階段大功告成,休息一下。
會場一旁也有專業製作的各類梅子產品如脆梅、茶梅、酒梅等可以順便品嚐購買。
青梅罐拎回家後先靜置醃製一晚上,如天氣熱,睡前可置入冰箱。次日拿出倒掉鹽水。然後用小股自來水沖洗4-8小時﹝也可每小時換一盆水,較省水﹞。
需待瀝乾﹝大量製作時可用脫水機﹞後,將150公克砂糖與梅子充分混和後置入冰箱醃一天。
取出青梅倒掉糖汁後再重覆上步驟,以150公克砂糖與梅子充分混和後置入冰箱再醃一天。再次倒掉糖汁,第三次以300公克糖加水煮溶,放涼後倒入青梅於密封儲存罐,置入冰箱保存三天就完成。可隨時取用。
下圖是完成醃製過程的成品。
嚐了一下,爽脆清甜,口感好的不得了!成功啦!
大家有空時不妨動手試做看看!
2012.0428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