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與紅藜
臺灣大學是台灣歷史最久的大學,總校區範圍特別遼闊,校園內仍保有許多古老的建物,校園內的樹木也因樹齡久遠顯得高聳壯闊,枝葉繁茂。所以我常在此倘佯漫步,享受一下都市中難得的悠閒。
再往前走就可看到右側的璢公圳遺址-台大生態水池,池邊與池內動植物生態系統發育蓬勃,水鳥、魚類、烏龜隨處可見。
過了生態水池繼續前行不遠,在道路右側就會看到一人工雛型水車運轉,上有幾個大字-台大農場,往右側岔路進去,兩側均為廣闊的台大試驗農場。但通常只能在圍籬外遠觀,並不能直接進入田地中。
過了人工氣候室,在這條小路盡頭前的左方有一幢長條形孤獨老舊的日式木板房舍,這是一幢經過風霜歲月特別保留下來頗有歷史的「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遺址。路口矗立著一塊簡單的解說木牌。台大人稱之為磯永吉小屋。
就在這一幢斑駁古舊的木屋內,有一系列的台灣舊時農業研究資料展示,敘述著近百年來台灣稻米品種改良的悠悠歷史。
根據維基百科及台大相關網站的介紹:磯永吉小屋,全名為「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簡稱磯小屋,位於國立臺灣大學公館校區農場裡。1925年落成,佔地面積為383平方公尺的單層木屋。目前為台大農藝系使用,其正式用途是農藝系的「育種準備室」,更早之前則稱為「種子研究室」。房舍雖然老舊,但目前磯小屋已被文化局登錄古蹟名稱為「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故得以免除被拆遷的下場。
磯小屋可說是臺灣早期重要農學研究基地,因而經年累積大量日治時期迄今之農業研究器材、書籍文件、文書用具與家具等。2003年,台大農藝系於磯小屋中發現磯永吉教授遺留的文獻手稿,經過總圖書館特藏組的整理,合計四千多冊的手稿、書籍確定為磯永吉先生所有,內容涵蓋當時的實驗紀錄、公文、南洋農業的調查書等珍貴資料。目前這些文獻存放於台大總圖書館的「磯永吉文庫」,成為臺大的特藏。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已於2009年07月28日將此小屋指定為市定古蹟。磯小屋見證了臺灣農業科技發展之歷程,因而在臺灣農業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成為富有歷史價值的文化古蹟。
磯小屋目前已局部開放其中兩間供民眾參觀,參觀者可在此一窺日治時期的農學實驗室樣貌。屋內陳列有許多臺北帝大時期的各種實驗器具,如孵卵器、顯微鏡、種子篩、種子取樣器、溫溼度記錄器等。
台灣種植稻米,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後隨明清朝中國移民大量遷徙前來,帶來大陸秈稻品種的稻種,而成為秈稻農業區域的一環。秈稻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在來米﹝即原有的本地秈米,光復後名稱仍被沿用迄今﹞。在臺灣的自然環境下一年可兩熟,甚至南部部分地域內可有三熟,產量大。長期以來,成為本島消費及銷往大陸的重要糧食及經濟作物。
蓬萊米,是一種在台灣廣為食用的稻米品種的概稱。現今概稱的蓬萊米,為兩種不同的稻米粳米和秈米的混種,最早的蓬萊米品種,係由日本稻作專家磯永吉與末永仁改良成功。蓬萊米的外觀,比在來米短而粗,呈橢圓形,米粒較大、黏性強,能適應高溫,肥料反應性高,故在多肥的配合下,產量可比在來米高。1921年,於台北較冷涼的陽明山竹子湖地區首次栽種成功,後逐步推廣。1926年正式公布命名為「蓬萊米」,以有別於台灣本土品種的「在來米」。蓬萊米遂逐漸成為這種新品種稻米的概稱,包括日後克服並適應台灣強日照耐受度的稻種,在台灣各地廣為種植的"臺中六十五號"等品種。而磯永吉也被尊稱為「蓬萊米之父」。現在小屋裡還展示了企業家許文龍親自雕塑的「蓬萊米之父」磯永吉、「蓬萊米之母」末永仁兩尊青銅像。其實任何學術研究領域的成果都是歷史上來許多人的心血努力心血累積才能完成,他們兩位只是無數位在研究工作上努力奮鬥,值得大家敬佩緬懷的代表性人物。直到現在,台灣的稻米育種改良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中。
在磯小屋的外面有幾塊小小的槽田,應時種植有幾種農糧作物。年前我曾看到田地裡一種重新被現代人發掘而重視的養生作物「紅藜」。
在台灣,紅藜為原住民傳統的糧食作物 ,多與稻米、糯米或芋頭共煮,成為粽子、竹筒飯,或供作釀造小米酒之用,而非原住民也開始把它與麵粉共煮,成為烘培和餐飲料理。目前在屏東、臺東與花蓮地區原住民有栽種。
根據研究,紅藜之蛋白質含量高,與小麥相當,為稻米的2倍;其膳食纖維為燕麥的3倍,地瓜的7倍。礦物質含量方面,含鈣特別豐富,為稻米的與燕麥的數十倍;鐵質與鋅的含量也很高,分為地瓜的11倍與8倍。此外,紅藜也含有重要的硒與鍺元素,並具有全部九種高量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必需胺基酸,例如離胺酸、纈胺酸和組胺酸等,離胺酸可幫助鈣質吸收,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幫助抗體、荷爾蒙及酵素的製造等。另外含有甜菜紅素、甜菜黃素、黃酮類等抗氧化物。紅藜也有很高的抗發炎效果。
2016.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