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台北228公園五色鳥事件


台北228公園五色鳥事件

上星期五﹝824﹞我經過台北市228公園,在靠衡陽街門水池邊看到一大群人聚集,還嘰嘰喳喳的討論事情,湊近去看才知道大家都帶著相機,說有一隻小鳥-小五色鳥從樹洞裡出來想學飛,結果技術太差,才飛不遠就掉進旁邊的水池裡,大夥七手八腳趕緊從水中撈救上來。原來這麼一大堆人群都是來拍五色鳥生態活動的愛鳥攝影人士。而小鳥被救上來後,有一位熱心人士說他要把小鳥送到台北野鳥協會去檢查,就把牠捧走了。過了一會有人打電話到鳥會去,那頭卻說尚未送到,所以現場圍觀的愛鳥人士們不免懷疑捧走鳥的人是否是騙大家的,把小五色鳥據為己有?

請進入鳥獸蟲魚網頁繼續觀看--------------鳥獸蟲魚



                                                     2012.0830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七夕

七夕
﹝圖:颐和園長廊上的彩繪:牛郎織女鵲橋會﹞-維基共享資源

明天2012823,農曆是七月七日,中國民間稱此日為七夕或七巧節。近年來也被稱為中國情人節。在我小的時候,國人對農曆節氣以及民俗節日都很重視,並且代代傳誦許多優美動人的故事,七夕的牛郎織女故事就是其一。

在七夕(823)夜若身在沒有光害的荒郊或高山上,可以看到一條濛朧的銀河橫亙其間。轉向東方天空看,會看見三顆較亮的星星,排成很大的直角三角形,其中較亮的兩顆即為織女星(最亮,0等星)與牛郎星(次亮,0.8等星)
關於牛郎星與織女星的故事,自西周時即已開始流傳,內容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一個版本是這麼說的,織女是天上的王母娘娘的外孫女,聰明伶俐、手藝巧,善織布。一日下凡遊玩,巧遇正在放牧牛群的青年牛郎。兩人一見鍾情,私訂終生。結婚之後兩人相親相愛、育有一對兒女。兩人整天膩在一起,卿卿我我,不思勞動,終至荒廢工作。事為王母娘娘知曉,以指劃出銀河為界,將兩人分置銀河一邊,並要喜鵲傳旨告訴這兩愛侶七日始能見一次面。沒想到喜鵲傳錯話,以為每年只能見一次面,就在農曆七月七日的晚上。每到這一天喜鵲就負責召集千萬喜鵲大軍首尾相連搭成鵲橋,讓他們踩著走過銀河相會。由於一年僅能相見一次,當然有訴不盡的相思悲情,淚水自天宮飄落,成為凡間的毛毛細雨呢。

秋季時分,天高氣爽。從前工商業不發達,空氣污染不嚴重,居住環境高樓不多,惱人的光害亦少。一家人用過晚餐後常在院中閒坐乘涼。經常會仰望星空,對廣闊無垠的銀河充滿好奇與嚮往。尤其是到了七夕這天,父親還會特別指出牛郎星與織女星的位置,逗我們說,到了半夜這兩顆星會移到銀河中間來相會喔!還沒上學的孩子懵懵懂懂,被騙的一愣一愣的,癡癡望著銀河直到脖子酸了,眼皮也撐不住了,才被大人抱回屋裡睡覺。如今想來雖覺好笑,卻也是幼年時期一段值得回味的記憶。

今年七夕適逢兩個颱風一前一後來攪局,全省各地大概有八成是看不到銀河及牛郎星與織女星了。但颱風天終究會過去,請把握即將到來四季中最怡人的秋季,等待雲開見晴的夜晚,抬頭仰望一下久違的星空吧!

附註:牛郎星為天鷹座的主星,夏季大三角之一,我國古時稱「河鼓二」,和天琴座的「織女星」,隔著銀河遙遙相對。
至於織女星(Vega),為天琴座主星,也是夏季大三角之一,阿拉伯古名亦寫做「Wega。織女是一顆藍白色矮星,亮度0.0等,為天上所有星體亮度的標準,也就是說,其他星體的亮度是與織女星比較之後決定的;而0.0等的亮度,全天排名第五亮。
牛郎和織女在地球上看似只是隔著銀河相望,其實兩者彼此相距約16光年之遠,且彼此相對位置幾乎不變,並不會因七夕「鵲橋相會」而變得比較近。

本文部份專業資料係參考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天母古道-水管路


              天母古道-水管路

              台北市地勢為一盆地,其北面山巒連綿不斷,望之頗為壯麗。現在工商發達,台北與外縣市聯外馬路開闊方便,交通早已不是問題。但在古時需靠許多越山古道與外地相通。今天就介紹一條連通陽明山、紗帽山與天母地區之天母古道,又稱天母水管路。這條古道歷史悠久,卻離市區很近,除具交通便利之利外,且有大部份路段植被繁茂,林蔭蔽日,可謂炎炎夏日最理想的健行路線。提供大家參考。
              其實要登山練腳力的話,應由中山北路七段水管路登山口往上攀登天母古道,阿伯我偷懶,這回倒過來走,由文化大學旁愛富三街登山口高處往下走。但看起來好像省力不少,其實在運動醫學的觀點,下山比上山更傷膝蓋,所以大家如有機會一遊,要如何走法,請好朋友們自行斟酌。
              先看一下古道的大致路線圖。

天母古道親山步道穿越士林華岡地區的西北山坡,也就是紗帽山南邊的鞍部,紗帽山是七星山之寄生火山,即七星火山形成後,又有熔岩從其山腰處流出來,並在附近形成另一個火山,地質學上稱寄生火山。山頂有兩個小峰,其間的凹地是當初熔岩冷卻收縮下陷而形, 因貌似中國古代官員所戴的烏紗帽而得名。紗帽山位於七星山南面,冬季受其屏障,東北季風的影響相對較小。天母古道屬於早年魚路古道系統的後段,曾經是金山與天母間重要的連絡要道,下端沿著大水管構築,自從仰德大道開通後,這條早年的便道轉型成為名符其實的休閒健行古道,近年更成為熱門的登山路線,每逢假日遊人頗多。
上陽明山仰德大道有多線公車自捷運劍潭站發車,交通十分便利,我也是搭公車上山。

欲往天母古道可在文化大學站下車,站牌邊有區域地圖標示景點提供參考。


我們由愛富二街進入,街口有中國文化大學標誌,很好認。


這個街名真是有點奇怪?愛富二街,是炫富嗎?不過陽明山仰德大道一帶本來就是「好業人」雲集的高級別墅區就是了。


陽明山山區常有成群藍鵲出現,我上篇寫的主題「台灣市郊常見的三種鵲」文章裡的藍鵲影像有部份就是在此地攝得。


這裡街道兩邊多別墅,但有許多已荒廢。是要改建嗎?暑假期間連學生亦少見出現。

欲往古道者需由陽明天主堂前路口右轉愛富三街往下行,這是陽明天主堂。

路邊有「天母古道親山步道木柱」標示。


看到往下的階梯,這就是古道登山口起點。

由此階梯往下行,就開始走入天母古道。第一段是坡度有點陡的石板階梯,穿越竹林而下,腳步要走穩。


天母古道全區海拔高度從約300公尺120公尺屬於臺灣低海拔亞熱帶闊葉林生態系。古道迎風面與避風面溪谷呈現多樣之林象。有著熱帶、亞熱帶及暖溫帶闊葉林等不同生態之壓縮型生態系環境,相當難得而珍貴。


第一段陡坡結束後,開始轉為平緩之山腰路徑。路邊看到三棵已死之筆筒樹殘骸,此樹之樹幹又稱蛇木,因其已脫落之枝莖處狀似蛇之花紋。像不像侏儸紀恐龍年代的景象?

山腰平路段之起點有平坦一廣場,許多人在此作運動。


天母古道時有獼猴出沒,政府豎立警告牌教導市民如何對應,要保持距離,勿餵食。

路一邊為山壁,另一邊則為懸崖,較陡處都有欄杆屏障。

靠山壁處有清澈的水道隨行。


過了路途中點來到打印臺,四角亭亭前山徑下有個石階步道可通至翠峰瀑布,亦可下達猴洞產業道路。翠峰瀑布位於南磺溪支流松溪主溪段,又因位於紗帽山南側而被名為「紗帽瀑布」,但登山界稱為「翠峰瀑布」。我健行當天我並未折往瀑布,容日後再前往時補拍影像。

繼續前行,幽靜的小路走來讓人心曠神怡。

路邊有里程標柱供遊人參考。
在步道途中下望鄰山山腰,視野良好,且可俯瞰臺北盆地的景觀。
此古道歷史悠久,兩邊樹木樹型高大,濃蔭蔽日,行走其間可免受日曬之苦。


一棵傾倒之大樹橫過路面,但並不妨害通行。


走著走著,路邊發現有一供水龍頭,可供遊人利用洗臉滌足。真好!

又要開始較陡峭的下坡路了。

由此階梯往下就可看到路右側有粗黑之供水管同行。
 昔日巨大的黑水管運水下山,可供應臺北地區十五萬人飲用。

回頭望向來時路,哇!這段階梯還真長哩。

水管路步道源自於日據時期,為了接引第三水源地的泉水到天母、士林一帶所開闢。一九三年代,水管之上陸續鋪設石板和泥土作為保護,水管路就此成形。
由山脊線上涼亭沿水管路往下走了一段陡坡,數不清走了多少級階梯才走到步道的另一頭起點-三角埔發電廠。

整個水道系統,稱為「草山水道」,現已定為市定古蹟。步道入口的三角埔發電廠是步道的起點,也是水管道的終點,見證了這條水管路的滄桑歷史。
下面是我沿途所觀察到的生物。
這隻鳥由嘴型看應屬鴉類吧?!
這隻馬陸體型比常見的橘紅色種為大。

下山半路遇一小池塘,水面飄浮的落葉頗具詩意與美感。

終於抵達山下中山北路七段232巷登山口。

這就是天母古道的另一端水管路登山口。

路口有一截自來水管矗立,提醒了我們古道之悠悠過往歷史。

順著此巷繼續往天母市街而行。

在此圓環旁就有多線公車開往士林、劍潭捷運站﹝請參見本文開始處之路線圖﹞。
天母古道水管路介紹到此。
步檔相關資料
地理位置:臺北市士林區七星山系西側
路徑長度:登山步道約2.6公里,全線約3.75公里
海拔高度:約387公尺
步行時間:約1小時34分鐘
本文所敘述的部份有關步道文字資料及路線圖引用自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台北市親山步道網」網頁。相片則全為本人親自拍攝。有興趣進一步瞭解天母古到的朋友可前往下列網頁瀏覽。
2012.08/20